2024年2月,经过广泛调研和反复研讨,大众报业集团确立了“先立后融”的内部融合总体思路,采用“升级大众日报客户端,融合海报新闻、齐鲁壹点等其他客户端”的方式,全新上线“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作为集团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主力舰、主平台。
上线一年来,“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党媒客户端运营理念,重塑新闻精品生产策划方法流程,构建“流量和效果说话”考核及评价机制,推出一系列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行业性垂直平台jxf吉祥坊,夯实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驱动的技术底座,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了主战场,在全媒体生产传播领域取得新成果。
《全媒体探索》从多个维度剖析“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上线运营一年来的实践探索,为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之路提供案例借鉴。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提出,标志着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由大众报业集团打造的“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以下简称“大平台”)上线一年来,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新闻生产力,以精品意识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依托全媒体传播体系促进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首要是体制机制创新,真正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运行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这要求主流媒体用改革推动优质资源向头部平台打造、重大主题策划、精品内容生产集聚,把精力和资源投向最有价值的地方。
2024年2月,大众报业集团上线“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全力打造省委新型舆论主阵地。通过厘清定位,集团各媒体瞄准自身优势方向精准发力,大众新闻聚焦打造头部时政文化平台,海报新闻聚焦打造头部热点新闻平台,齐鲁壹点聚焦打造头部民生服务平台,风口财经聚焦打造头部财经平台,农村大众、经济导报、山东法制报、鲁中晨报、黄三角早报、青岛西海岸报着力在大众新闻客户端上打造行业或区域特色频道。
“共建共享”模式,使得大平台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既能够发挥大众日报·大众新闻的领唱作用,又能够促进集团各媒体从各自侧重领域做好特色产品,进而实现全集团媒体同心同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经过一年的努力,大平台作为省委新型舆论主阵地的全媒体立体传播体系塑造成型,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明显提升。
重大主题报道是党媒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新闻创优的“重器”,是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必答题。大平台建立由大平台引领的重大主题报道和精品突破工程机制,聚合全集团媒体优势,激发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其中,在每个工作日10:00,大平台准时召开30分钟策划调度会,在关键节点启动重大主题报道和精品突破工程调度会,确立每月会商制度。
在全国两会、山东省两会、“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系列主题报道中,大平台一体策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调度全集团媒体共同参与、凝聚合力。比如,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举办期间,大平台一体指挥调度,多次召开策划会,拟定创意策划方案,各媒体协同配合,保障高质量报道产品持续输出,实现集团媒体各类素材的最大化利用,生产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这次报道发布稿件500余篇次,全网传播量达9.6亿,其中8件作品登上全国热搜热榜。
一是大平台注重改革措施系统集成,出台33项改革配套措施。通过对顶层架构持续优化调整,大平台与集团各媒体客户端的关系更加顺畅。通过优质产品日榜、周榜等与月度奖励、年度考核的深度绑定,生产关系更加适应新的媒体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些举措提升了重大主题报道运行机制的有效性。
二是组建以大平台为依托、各媒体参与的重大报道舆情监测调度机制。利用集团意识形态态势感知系统、齐鲁壹点蛙眼舆情监测系统、大众网海晏舆情监测系统,做好舆论场分析、传播效果预分析,实现舆情与新闻宣传和引导效果评估的深度结合,构建起“舆情分析—选题策划—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效果评估—跟进调整”的闭环,贴着舆情做引导、贴着人心做报道,让报道说到关键点,提升主题报道引导力。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媒体形态如何演进,优质内容始终是舆论场上的“硬通货”。大平台聚力内容创新突破,有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特别是聚焦聚力重大主题报道创新,让大流量迈向高质量,让主流价值影响更广泛人群。
围绕“权威立端”,2024年8月2日,在大平台上线半年之际,大众新闻推出时习之频道,以《学有道》《一席话》《行动派》《习语回响》等栏目为载体,深入阐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全面展示山东牢记嘱托“走在前、挑大梁”的火热实践。
其中,《学有道》栏目推出《习文化思想·系列谈》专题视频共18期,邀请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专家学者对习文化思想进行学理化阐释,产生广泛影响。《行动派》栏目推出“院士访谈”大型融媒报道,邀请中外院士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山东实践,深度解析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从而汇聚各方智慧力量,一起来做“行动派”。栏目首期专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钱七虎,#中国为何叫“基建狂魔”# #院士谈中国基建如何高质量发展#等微博线月底,《行动派·院士访谈》已累计采访李德仁、赵振东、刘韵洁、房建成、乔治·尼卡斯等17位中外院士,获得各方肯定。
重大主题报道的关键是“重”,就内容和形式而言,体现为题材重大、内容重深、形式重磅。每逢大事,做大做精做深做细做活主题报道,才能有声有色,最大限度地提升党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4年,大平台全年推出30多组重大主题报道,诞生了一批传播量过亿的大流量产品。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山东省两会、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行走黄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主题报道中,大平台统筹策划、聚合力量,多件作品实现“破圈”传播。其中,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报道中,集团各媒体协同发力,60天推出产品上千件,全网传播量18.8亿;“冠军来了”大型融媒报道中,大众新闻、齐鲁壹点、海报新闻、半岛新闻等各展所长,11件作品冲上全国热搜热榜。
放眼全国做策划,省际联动常态化,大平台推出多组省媒联动大型报道,联动采访、联动直播、联动“破圈”传播。
在习视察山东考察黄河入海口三周年之际,大平台发起“行走黄河”大型全媒体行进式主题报道,联动沿黄9省(区)和山东16市党媒,从东营黄河入海口出发,溯流而上深入沿黄9省区黄河两岸采访,以小见大地展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变。在重磅调研报道《万里黄河十二时辰·沿黄九省区蹲点记》采写过程中,报道团队选取沿黄9省(区)的9个标志性点位,蹲点采访至少十二个时辰(24小时),找到一线鲜活故事,勾勒出万里黄河“换了人间”的高质量发展新气象。此次调研报道历时1个多月、行程1万多里,推出原创稿件和新媒体产品220余件,联动沿黄省(区)近50家媒体协同分发,全网总传播量达到4.96亿。
2024年11月,在“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宣传推介活动举办期间jxf吉祥坊,大平台还发起了“东西南北互换好品”八省(区)党媒联动直播活动。该直播在南方日报·南方+等八省(区)党报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通过海报、短视频、直播等融媒体形式,以好品互换、互上购物车、大V推介等方式进行线上展示。这不仅是各省党媒有机联动、创新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利用媒体宣介资源助力地方特色产品打破地域限制、拓宽推广渠道的一次有益尝试。
重大主题报道要推进新闻语态创新,尤其是话语表达语气、态度和方式创新,在追求宏观性、思想性的同时,必须聚焦基层实践、关注基层民生、贴近基层群众,把笔头对准人、对准事。报道还要有温情,让读者感到亲近和温暖。简而言之,重大主题报道要深调研、讲故事、转文风,以提高传播力、增强感染力。
2024年12月8日—10日,大众日报连续三天在报端重要位置推出《沂蒙有朵同心云·“12345·临沂首发”蹲点记》万字报道,深度解析“12345·临沂首发”平台背后的故事。为做好这组报道,总编辑带队,组织记者、评论员组成报道团队,前后在临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蹲点调查,锤炼思想、深入采访、构思写作、修改打磨,作品引发较大反响。
2024年5月,由山东省委财经办指导,大众报业集团组织开展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大平台发挥统筹优势,兵分多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全省多个县(市、区),同时组织专题团队前往江苏、浙江的全国强县实地调研。这组报道突出一线调研,团队深入基层解剖样本,进行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梳理和道路探寻,获得各级政府以及中央媒体关注。
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要出彩“出圈”,必须突破传统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打破内容形态界限,产品跨品类、跨体裁组合,融合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创新话语方式、表现形态,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的共融互通。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大众新闻推出融合创意产品,《裸眼3D动海报|习风润齐鲁,海岱日日新》《AI里的诗画山东,共襄盛世山河春》等30多件产品登上商业平台全国热榜。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及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以全媒体、多层次、立体化的报道方式,视频化、移动化、轻量化的传播思路,综合用好多媒体手段,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两创”山东实践。其中,大众日报创意八连版《从尼山出发》被上级部门调阅,创意视频《何以为仁》、AI视频《当孔子遇见亚里士多德》等一系列重点产品全网推送。“每日问孔子”系列产品依托大平台自身打造的“孔子智能体”,围绕年轻人关心的“拖延症”“熬夜党”等趣味话题与孔夫子开展对话,问答之间将儒家思想娓娓道来。
为全面提升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大平台从标题制作、话语表达、表现形式等各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
坚持“流量和效果说话”、提升主题报道传播力,必须统筹“造船”与“借船”jxf吉祥坊,将第三方平台尤其是商业平台上的巨大流量和用户资源为我所用。
大众报业集团各媒体在近些年的融合发展中各展所长,建设了一批粉丝量巨大、影响力突出的第三方平台账号。其中,“大众新闻-大众日报”微信公众号、“齐鲁晚报·果然视频”抖音号在主流媒体所办新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中位居所属序列前列。大众网·海报新闻、半岛都市报所办新媒体等也都具有强大的全网传播力。
在此基础上,大平台专门建立传播分发“链主制”协同机制,将集团各媒体千万级粉丝的商业平台账号“串号成链、串链成阵”,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握指成拳、集约发展”。这些“超级号”共同围绕优质原创内容打榜做话题,通过在分发推送上形成强大合力,促进好的内容实现好的触达。
无论哪一类报道,正能量要有大流量,除了内容本身要好,还要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借助新媒体手段,让报道更有“网感”,让用户接受起来更有好感。对此,大平台内容生产团队注重针对不同平台、不同渠道,对主题报道的标题和形态进行针对性的再创作。同时,研究各外部平台用户群体特征,探索同一报道在不同平台的多形态展现方法,使之更符合不同平台的用户定位。
通过既全面立体又精准有效的传播,大平台推出的系列重大主题报道流量实现显著提升。比如,2024年全国两会报道,全网阅读量7.67亿,26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报道,重点产品传播量突破1.06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报道传播量突破1.7亿。
[娄和军:“大众”新媒体大平台编委、内容中心主任,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应急报道组)主任;张九龙、王雅洁:“大众”新媒体大平台首席记者;王雨萌:“大众”新媒体大平台记者]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5年1月号,原标题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下的重大主题报道创新》。